新书趣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6章 黄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26 黄忠

回到城内的府邸的黄忠,看望了已经基本痊愈的儿子黄叙后。

就再次离开。

不要问为什么?

这是袁叙做的。

袁叙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守住被关中西凉军阀和刘表虎视眈眈的南阳郡。

于是就要问前太守袁胤和现任老大袁术。

袁胤自己也是半桶水,只告诉他要“严防死守”几个笨办法。

只有袁术提醒他,南阳有一个非常能打的家伙,能和“三英战吕布”里面的吕布,关羽,张飞有的一拼。

此人叫做黄忠,但是要招降他非常困难。因为你如果不能医治好他的儿子。

他是不可能安心帮你做事的。搞不好某一天就好“挂印离去”。

可能只是听说某地有个神医,能治先天性重病。

袁叙虽然也是个二世祖,但也想“二次创业”打下自己的集团,自己当ceo。不是所有二世祖都是心甘情愿当种马的。

有野心有能力的还不少。

可惜早年的浪荡,让袁叙虽然通了人情世故,但武力值不堪一击,脑子这东西,估计也不多。

最终他只能把心思用在“智勇双全”的黄忠身上。

最终借助袁家百年底蕴,他们很快找到了“神医华佗”。

刚好“救苦救难”不收诊金的华佗,也想从袁家捞一笔。

杀了袁叙这头肥猪。可以免掉上万穷苦人的医药费。

你就问干不干?

华佗的医药费他可以自己免。

但很多穷苦老百姓哪怕有药方,也买不起药怎么办?

仁慈的华佗往往自掏腰包。

这钱哪里来?

自然是帮助富豪们

医治,换取巨额诊金。

救治好黄叙,花了他半年时间。之后的调理,就交给了半年培养的几名南阳当地医生。

很明显,袁叙也知道留不住人,就让堂哥袁胤给他招募一批比较牛逼的医生跟着华佗学习,不求全学会,至少人家走了。能依葫芦画瓢。

为了确保儿子万无一失,黄忠不得不还得豢养“三名”南阳著名大夫。

这需要钱。普通的工作很明显养不活这么多人。

于是袁叙再征辟他当南阳军方的一把手,就显得很容易很顺理成章。

自然,已经成军的五万南阳郡兵显然不太服气。

但不要紧,很快就被黄忠的拳头,打得服服气气的。

除了新野孙策还能多撑住几回合,其他的,都难以抗住他的暴揍。

袁叙很满意。

看到黄忠回来。于是亲自迎上去“汉升,可安排好了”

黄忠道:“太守大人,已经安排好了,孙伯符已经带着他父亲留下的旧部南下,报仇心切的他,一定会给刘景升一个惊喜。末将现在清点两万兵马,尾随接应,如果蒯越,蔡瑁给我机会,我就帮大人打下襄阳,如果减税不妙,就接应孙伯符回新野继续驻扎”

袁叙点点头“那就拜托了”。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如果孙策要弄死他。他估计跑都跑不掉。

所以他即警惕孙策这个小团体,又不得不用孙策这帮人。

只因为,不用这帮人,他就无人可用。

袁术帐下,可不仅仅只是袁术帐下没啥能人。他袁叙也是如此。

人才凋敝的问题,太严重了。

黄忠也悄悄地走了。

这导致袁叙不得不把轮休的剩余两万五千人,全部征辟,并填补在南阳各个要塞坚守。尤其是西部的武关,北部的方城,还有南部的新野。

东部是汝南郡和颍川郡,袁胤,朱桓等人不太可能偷袭他。

实际上他还准备快马和人手,如果被人偷袭,随时向他们求救。

想想也尴尬,他有五万训练有素而且多年的武装,结果还一直感觉兵力不够用。想想,曹操有五万人,就敢入侵人口众多的陶谦。你就知道,在格局方面,差的有多远。

送走了黄忠,孙策等,袁叙顶着“四世三公”的袁家门阀背景,开始在南阳继续执政。虽然他没有特别能打,特别聪明,但他“识时务”,因此,袁术的命令,他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在执行。

比如虽然现在是寒冬。但“编户齐民”,重建基层保甲制度,他很上心。在两千年的封建历史里面,按照“户”(也就是家庭)为单位,构建保甲制度一直源远流长。大概就是“乡里亭”基层制度更下面,建立“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百户为一保,设保长”。

由于汉代有“百户为里”的说法,所以里长实际上就是保长,亭长就是甲长。但是为什么袁术要单独强调?

因为人口众多的汉末已经不是人口凋零只有几百万人的汉初了。

这意味着往往一个亭长就管着几百户,尤其是类似宛县,寿春,舒城,姑苏等“大城市”,这种情况尤为严重。

于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的保甲制度非常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